發一崇德簡介曁基金會簡介、讀經介紹

光慧道務中心


發一崇德簡介

一貫道發一崇德源於大陸天津同興佛堂,當初大陸來台開荒之組線很多,約有十三組十八支線,追根朔源大都以原佛堂之名稱為其組線名,如基礎組、寶光組、興毅組…等,而發一組是咱老前人當初向師母老大人請示,由師母親賜之名號,所謂發一:就是發一組,指由韓老前人的帶領下的道場總稱,其下有十一個單位,如發一崇德、發一靈隱、發一天元、發一天恩…等等,發一崇德是由大德陳前人所帶領開創之道場,咱前人希望我們修道辦道要修身養德,一定要有崇高德性才行,所以用崇德二字來惕厲我們,前人常言:『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門。』因而我們也常以姓「發一」名「崇德」自勉,以身為崇德人為榮!

民國三十七年,前人大姑再次追隨老前人來台開荒,三十八年兩岸斷絕,從此前人以道場為家,以渡化眾生為職志,自立自強,突破千魔萬考,歷經層層考驗,可說是披荊斬棘,蓽路藍縷,才能開創出一貫大道發一崇德豐圓寬廣的大道場,創造了近代宗教史上的奇葩。

早期剛來台灣開荒期間,因當時的政局不定,社會動盪不安,百業蕭條,渡人曾受到政府當局嚴厲取締,經歷過數十年的白色恐怖年代,然一切都有仙佛撥轉與救助,多少官考最後都能轉危為安,甚至化阻力為助力,回憶當初在斗六開創時期,實有許多顯化事蹟,如啞巴求道後,會開口說話;瘸子求道後,能與正常人一樣行走;還有脖子長瘤痊癒等等。一傳十,十傳百,造成很大的轟動,許多人聞言,拿著身分證來排隊掛號求道,如此一年又一年,前人大姑腳步,走過一村又一村,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由鄉村到都市,自台灣到國外,走過了一甲子的歲月(2008年8月止),現在我發一崇德道場規模,這些都是前人用血淚一點一滴交織而成的。

目前海內道場台灣規劃雲林、彰化、台北、台中、苗栗、高雄、台南等七大道場。

大專院校之學界有台北、台中、台南、高雄、雲林、彰化等六個道場。海外有日本、新加坡、吉隆坡、泰國、亞羅斯打、洛杉磯六個道場。另對正積極開荒中的國家,劃分了十個道務中心,即舊金山、紐約、溫哥華、香港、澳門、菲律賓、印尼雅加達、棉蘭、奧克蘭、尼泊爾、東馬古晉。

此外,還有許多誠心道親正進行開荒之國家有越南、寮國、緬甸、印度、巴西、巴拉圭、南非、澳大利亞、英國、法國、荷蘭、義大利…等。

老前人

道長老前人
白水聖帝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懷之

老前人姓韓,諱名恩榮,字杰卿,號雨霖,又號潔清,晚年自號白水老人,河北寧河人,生於光緒廿七年(一九○一),歲次辛丑三月廿二日。民國八十四年(一九九五)歲次乙亥正月廿六日子時,一代宗師,成道歸天,享壽九十有五。老前人宏愿,無始無終,以追隨老祖師、師尊、師母建立人間淨土,化娑婆世界為彌勒家園為職志。回天後老母敕封為「白水聖帝」。

老前人,於民國三十七年,發大心愿從天津來到台灣替師傳道,臨行前夕,晉見師母老大人,師母慈悲指示到了台灣必須經十年辛苦,要是能忍受磨鍊,道務必興盛。老前人至誠所感,果然在台灣,道務逐漸弘展開來,近廿年又從台灣普傳到世界各國,在美國洛杉磯有光明聖道院,日本東京有天一宮,泰國有孔廟,馬來西亞亞羅士打有崇德道院,吉隆坡有崇德文教館,新加坡有崇德研習會等大建築,佛堂遍佈香港、澳門、菲律賓、印尼、澳大利亞、紐西蘭、巴黎、維也納、南非、泰國、美國、日本、印度、加拿大、德國、英國、韓國、越南、巴拉圭、巴西等國家可說盛況空前。

老前人的慈悲心懷,關愛社會,首在雲林縣西螺成立信義育幼院;又在台中成立太平分院,埔里成立光明仁愛之家,實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得精神,成立崇德文化教育基金會,在各地舉辦大型國學研究會、人生講座以淨化人心,表彰懿德懿行,致力於落實「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儒家思想。並不斷鼓勵道親身體力行,實踐道之宗旨。

老前人帶了多位前人來台灣開荒辦道,經過五十年的光景,道務非常弘展,因為老前人高德劭很受各組線道親尊崇和景仰,大家尊為「道長」,民國八十二 (一九九三)年五月榮獲當時執政黨頒發華夏一等獎章,表彰道親成為安定社會的一股重要力量,也是弘揚民族文化的中流砥柱,同年並獲泰國皇家社會福利救濟院頒獎,表彰其推行儒家思想及傳播先天大道於世界之偉績

前人

領導前人永恆舵手 
不休息菩薩
建設一道同風的彌勒家園 

陳鴻珍女士,生於西元1923年,河北省天津市人,成長於富裕家庭,其父乃一大善人,常懷慈心救助孤寡,嘉惠貧民,澤被桑梓。

民國三十七年,前人追隨老前人來到台灣,從此在台灣寶島與眾生結下了很深的善緣,四十餘年來,不論多少痛苦與挫折,都在前人的堅強意志下忍耐、突破與接受,而後化為一聲聲的喜悅,和一句句的道喜。誠如前人常感恩說:「一切的成功都是師尊師母天命領導,諸天神聖、萬仙菩薩打幫助道,老前人大慈大悲,再憑自己一股真誠的毅力。」從鄉下走到大都會,從農村走到學界,從國內走到國外,建立了海內海外十七個大道場的道務,這不是一般人所能承擔的大任,必有大智慧和獨到的見地,將道場規劃的有條不紊,在各道場提出「集體領導、整體帶動」,在道務領導或道親成全切實做到情、理、法兼顧。在事務上「十組分工」而團結合作,在修辦精神,力求「學、修、講、辦」四好。這是道場未來遠景的藍圖,一年復一年,逐漸雕塑,前人在修辦理念推動力行「建立國際化的修辦人生」,在德行涵養上實踐「內德~溫良恭儉讓,外德~恭寬信敏惠」達成五輔之德,對坤道尤其注重「坤範四德」,對乾道要求「理直氣和,得理且饒人,切實做到心誠、色溫、氣和、辭婉」的涵養。道場的成長,更是費盡苦心,從平安道場欲達到模範道場,必須所有點傳師、講師、壇主都做到標準化,也就是道親的標杆,因此,前人風塵僕僕,隨處提攜教誨,更重視人才的培養。在道務中心的光慧文教館,成立崇德學院,積極造就修辦人才。在道親教育上,規劃了新民、至善、培德、行德、崇德的五年進修班,為了成全老年道親成立了長青班,為了照顧幼小道親成立青少年界,更為了創造安和樂利的社會,盡一份棉薄之力,大力推廣兒童讀經教育,做好健全人格的紮根工作,影響家長與家庭,進而影響國家社會,可說是包含了老、中、青、少,各界道親都給予溫馨的成全與照顧。

為了回饋社會,照顧學界道親,先後成立了崇德、崇仁、崇禮、崇義、光慧等文教基金會,不斷投入相當的人力、物力、財力、推行修道生活化、社會化、家庭化。經常舉辦淨化人心、活水系列、心中有晴天等文化講座,以及高中、青少年夏令營、成年禮,又成立發一崇德慈善基金會,辦理各項慈善、義賣、義診、濟貧恤苦等工作,對社會國家盡一份心力。推行「寓教於道」的實質活動,更將大道推廣到東南亞各國,以期建立一道同風的彌勒家園。

前人一生提倡孝道不遺餘力,終生集信心、愛心、耐心、恆心、用心於一身,帶著吾們走出人間最光明的大道,為我們排除了許多修道的障礙,如同燈塔一般,照澈後學們修道、辦道的前程,吾們應手牽手,心連心,團結在前人辦道的方針上,履行前人修辦的精神,共同創造永恆不朽的慧命。

前人來台五十餘年,得到國內外政府肯定與表揚,如

  • 1993年獲教育部頒發全國推行社教有功個人獎。
  • 1994年獲頒全國好人好事八德獎代表。
  • 1995年並獲泰國皇家社會福利救濟院頒獎,表彰其致力傳播光明大道於世界,及促進國際文化交流的卓越貢獻。
  • 1999年榮獲當時執政之國民黨頒發華夏一等獎章,肯定前人老為社、國家之貢獻。
  • 2000年榮獲中國文化大學頒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 2002年榮獲內政部頒發一等景星勳章一座。
  • 2003年第二度獲教育部頒發全國推行社教有功個人獎。

另我們前人所設立的五個文教基金會(崇德、崇仁、崇禮、崇義、光慧)分別在民國80、83、84、85、86、88、90年共七次榮獲教育部推行社教有功團體獎。

 

前人一生為道犧牲奉獻,一生清修,普渡有緣;以天心為心,以師志為志廣宣大道;持身聖潔威儀莊嚴;開荒台灣寶島六十餘載,懷世界之宏觀;茹苦含辛救世救人,行佛之四無量心,大慈、大悲、大喜、大捨,至誠無息;且將傳 統之道場加以興革挹注,可說其智慧溥博淵泉;善巧方便審時度勢、通權達變;引導後進循循善誘帶動向前;造就無數人才,其於道之大體大用周全;將老、中、青、少權分三界,猶如四時合序,一元復始,生生不息,三界一元;承天讚許賦予景命,聖脈續衍;眾等共尊為永恆舵手,其偉大精神鬼神感泣仰瞻。

 

 大德前人於二○○八年歲次丁亥十一月廿九日子時,愿血流盡回天繳旨,佛歸本位道證無極, 老母賜封為「不休息菩薩」。



南海古佛於 六月廿二日 在日本天一宮慈悲稱讚大德前人云:

 

元者乃為萬本之始 聖德廣被

亨者乃為萬物之長 生生不息

利者乃為萬物之遂 潤化蒼黎

貞者乃為萬物之成 日月相繼

元亨利貞為萬物宇宙之始、長、遂、成

蓋一切之天地包羅 如日月星辰

輪轉無息 如川流涓涓 淵遠流長

無老、無終、無休、無息

如菩薩之愿行 慈、悲、喜、捨、無歇

無止 無盡 此乃謂「不休息」也

故而元貞 其信、愿、行、證

堪讚為不休息菩薩也


------------------------------------------------------------------------

慈善基金會緣起

本基金會原名財團法人臺灣省私立信義慈善事業基金會,係由韓公雨霖老先生於民國七十九年所創辦,韓前董事長於民國八十四年二月仙逝,其所創辦之臺灣省私立光明仁愛之家及臺灣省私立西螺信義育幼院,均由陳鴻珍女士繼任董事長,本基金會亦於民國八十四年十月二月五日,由董事推選陳鴻珍女士繼承接韓前董事長之志業,嗣後並配合法令修改將原有董事九人,增至十九人,監察人三人,並聘名譽董事一六九人,工作人員十六人,全省義工幹事近千人,以為實質推動各項慈善工作。

本基金會自第三屆起,為配合陳董事長所領導之崇德、崇仁、崇禮、崇義、光慧五個文教基金會,乃更名為財團法人臺灣省私立發一崇德慈善事業基金會,因陳董事長自大陸來台五十年的付出,其志業所成,係以發一崇德為總稱。為擴大全省人力財力之參與本基金會,特加以更名,並成立各地聯絡處,以全面落實會務推展。

慈善基金會宗旨

  • 辦理兒童福利及育幼服務
  • 辦理老人福利及敬老服務
  • 辦理青少年福利項目及活動
  • 辦理副婦女福利
  • 辦理殘障福利
  • 天然災害急難救助
  • 獎助學金
  • 醫療救助及義診
  • 社會清寒救濟
  • 志願服務
  • 推動慈善關懷崇禮尚義工作
  • 推廣捐血運動
  • 辦理大地淨化工作
  • 辦理少年觀護所輔導
  • 其他社會福利慈善服務工作

慈善基金會創辦人

創辦人 韓公雨霖

  • 財團法人崇德文化教育基金會前董事長
  • 財團法人臺灣省私立光明仁愛之家前董事長
  • 財團法人臺灣省私立信義慈善事業基金會前董事長
  • 美國光明聖道院前董事長

榮譽

  • 華夏一等獎章
  • 泰國皇家社會福利救濟院主席巴帕威猜博士頒贈扶助善舉紀念盾牌
  • 泰國大學部長頒贈一代宗師韓道長盾牌

創辦人留下的話

我已走過了將近一世紀,看到了中國貧寒清苦的社會,也飽嚐了烽火連年、顛沛流離的戰爭時代,更歷經了物質缺乏的艱困時期,因此,體會出人情的冷暖,更感受到清寒人特別需要關心與照顧。

我們老師(天然古佛)常常勉勵:「辦道人對講經說法,提倡仁義道德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忘了對社會苦難,淑世濟民的實際關懷行動,諸如憐貧、恤老、濟孤、環保維護及弱智協助的工作推廣。甚至動物的保護都要積極提倡及響應,這都是與十方眾生廣結善緣。你們不可忽視,更不能以為這是後天的事,若不彌補後天,如何能圓滿先天?」因此,來臺灣四十多年來,我競競業業秉持著師尊的教誨,思索有能力時當積極提倡社會慈善工作。近年來,稍有力量,就在埔里創辦光明仁愛之家以安老,在西螺創辦信義育幼院以扶幼。

近來,我想應將老師博愛的思想擴以充之,幫助社會更多的人,乃申請設立慈善基金會,以團體的力量,結合廣大的資源,發揮濟世救人的精神,希望各位共襄盛舉,締造富強康樂的社會。

慈善基金會董事長

董事長 陳鴻珍女士

  • 財團法人崇德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 財團法人崇仁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 財團法人崇禮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 財團法人崇義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 財團法人光慧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 財團法人臺灣省私立光明仁愛之家董事長
  • 財團法人臺灣省私立信義育幼院董事長
  • 財團法人臺灣省私立發一崇德慈善事業基金會董事長
  • 美國光明聖道院董事長
  • 崇德發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光慧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榮譽

  • 教育部推行社會教育有功個人獎
  • 全國好人好事八德獎
  • 泰國皇室社會福利獎牌
  • 華夏一等獎章
  • 實踐二等、三等獎章

董事長的話(民國八十六年本會成立大會時慈勉)

我國已進入開發中國家,經濟繁榮,民眾物資生活且臻完善,相較三、四十年前的台灣社會,實是不可同日而語。雖然物質生活已達富庶,工商業空前發展,但仍有不同程度的民眾需要透過慈善團體的力量來關懷照顧。

當今的社會環境,推展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工作,除了從前的急難救助、冬令救濟、施棺、捨藥等等物質援助,廿一世紀是人類高度文明的時代,社會慈善工作,如無法提昇人類的物質與精神生活兩相契合,恐也將成效不彰。因此本會秉持創辦人韓前董事長的慈心悲愿,發揮民胞物與人溺已溺的精神,對於鰥寡孤獨者,不分老中青少,提供必要的協助與補助,對於急難救助的工作也將持續積極參與投入,期望能使需要幫助者,獲得援助,勇敢克服困難,終能自立自強;更須本著實踐互助互利,共同創造安和樂利社會的方針,進而結合熱心的仁人志士,提昇人民生活水準,淨化社會風氣,改善人民生活環境,共同創造人間有愛的大同世界為終極目標。尤其在世界先進國家,普偏重視社會福利,提倡共同生活圈的潮流裡,我們更是秉持著一份平凡、平淡、平常、平等的心願,對每一位同胞,發揮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協助每一個人找到身心健康的基礎點,進而創造身心靈互相調和的圓滿人生,幫助每一個需要協助的家庭建立和樂的氣氛。

慈善基金會展望

發一崇德以文教、社教,結合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加以宗教博愛的情懷、企業的精神經營效率,期望對於現代社會朝向急功近利、冷漠淡薄的走向中,從心靈直至實質,注入一股溫情暖流,藉此拋磚引玉的行動,期對社會國家有整體性、全方位的回饋與貢獻。

書院之宗旨

崇義文教基金會簡介

崇德光慧讀經教育推廣中心簡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ms2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