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讀經的對象有限制嗎?有沒有規定?
沒有。但零歲至十三歲是人類記憶力最好的時期,所以應是讀誦經典的黃金時段。
二、讀經的教材是什麼?
最有價值的書。例如─四書五經。
三、什麼時間可以用來讀經?那些是老師可以運用的時間?
到校之後,上課之前;教師開晨會時;每節上課之初,學生的心尚未收攝時;老師檢查作業簿、聯絡簿時;教師在大量板書時;突然有班級事務須老師緊急處理時;收作業、量身高體重時、學生上課心力渙散時。
四、讀經會不會佔用其他學科的學習時間?
不會。因為讀經可以使記憶力增強,間接增加許多學習能力,如提高專注力及思考力。
五、讀經可不可以解釋?尤其是較深奧的經文,不解釋學生會背嗎?
不宜解釋。理由如下:
(一)零至十三歲這個階段是訓練孩子記憶力的最佳時期,因為他們是靠耳根刺激大腦,用直接輸入法來學習,而大人是靠理解,所以,兩者學習方式不同。透過讀經可以增加記憶力的深度和廣度,所以不解釋學生也會背。
(二)經文是聖賢智慧的結晶。解釋也只能就其表面文義為之,如此,反而限制孩子思考的空間,甚至誤導孩子。
六、如果其他老師及行政人員不贊同時怎麼辦?
(一)可就讀經教育的殊勝與之溝通取得共識。
(二)可默默耕耘,待到有成果時,必能得到其他人的認同。
(三)縱使上兩者都行不通,把眼光放遠,本著關懷學生,關懷社會的熱忱持續推動。
七、開辦讀經班前,是否要舉行親子座談會,便家長了解讀經的好處?及建立正確的理念?
有必要,因為家長的支持與肯定是讀經教育能持續的最重要因素
八、當讀經老師需要什麼資格?
(一)肯定經書的價值。
(二)認識注音符號,會讀書。
(三)知道、體會讀經的好處。
(四)具有熱忱,願意陪孩子一起成長。
(五)了解帶動讀經的方法。
九、讀經是否該事先規畫一套有系統的課程?
能規畫一套有系統的課程,對老師及學生都將是莫大的幫助,但也非一成不變,須視學生的反應作彈性的調整。
老師篇
一、老師想推動卻遭其他老師反對,如何協助這位熱心老師調適心情?
認同這位老師想推動的心,尋找有推動經驗的老師幫他打氣或定期討論、分享心得。傾聽他的苦楚,一起找出原因想辦法解決,透過此事彼此互相成長。
二、當學生不愛讀經時,老師如何提高學生讀經的興趣?
(一)老師自己要先建立信心,肯定這件事是值得傾盡全力去做的。
(二)只要孩子有好的表現就誇獎他,並講講有人讀經之後成功的例子,鼓勵他們堅持下去。
(三)教導孩子學習如何自我鼓勵。
三、老師在推動讀經當中可以學到什麼?又要如何學習?
(一)明白自己隱藏的缺點,如急求學習效果、互相比較等等。
(二)了解自己的個性是不容易改變的(如耐心不足、容易生氣等)進而對那些不順你意的孩子能生起悲憫、包容的心,也能修養自己的脾氣,往正面方向去引導。
(三)越來越歡喜帶動讀經,重視讀經的過程和學生的學習態度,而不再只重成果。面對孩子背不起來,不想背的情況,情緒也能不受影響,繼續堅持推動的心。
四、讀經教學一定要每個小朋友都會背嗎?
不一定。小朋友會背當然很好,但是如果不會背千萬不要因此放棄他,進度照常進行,對不熟的部份反覆練習,熟讀即可。
五、推動讀經時,如何界定成功或失敗,怎樣避免急求成效的心,使學生沒有壓力?
(一)只要孩子喜歡讀,願意讀,就非常好了。老師必須常調整自己的心態,看到孩子興趣缺缺,反省自己是否給他們太多的壓力,先予以適度的放鬆,再多加肯定。
(二)對孩子的表現應時時給予鼓勵。
(三)要得到成功的果實,必須不斷努力的耕耘,成功與失敗不在於讀經的多
少而是在於努力的過程,只要有努力就已朝向成功的大道。
六、班上同學落差太大時怎麼辦?無法跟上背誦進度時如何改進?老師會為跟不上的同學而煩惱怎麼辦?
(一)請會背的同學陪跟不上的同學讀,或老師陪他讀,並常肯定他的進步。如:這次唸得很清楚,這次唸得很溜。喔!會背一段了,努力讀三遍再來。不斷肯定、鼓勵。(需要很有耐心的陪伴)。
(二)孩子的資質不一,讀誦的快慢當然不同,所以,給他時間,給他機會,他會跟上來的。堅持下去,總有一天能背出來。何況,可藉此來考驗老師的耐心與愛心
七、如果小朋友不識字,可以帶讀經嗎?如何帶?
可以。
(一)跟著老師唸,老師一句,小朋友一句,字句短則老師二句,小朋友二句,反覆五六次後,師生一起唸,如此反覆,小朋友就會琅琅上口
(二)為了讓孩子專心,儘管他目不識丁,您也要請他手指經文(指錯無妨)跟著老師唸。如此耳濡目染,不僅會識字背經,心也因而收攝。但認字一段時間以後,就不需用手指著經文。
八、可以同時讀好幾種經本嗎?
可以的,視學生能力做機動調整搭配。
九、讀經有那些評鑑方法?那個方法比較適用?
視孩子的情況,斟酌使用,只要合適即可。例如:
(一)設計「讀經階梯」:規定進階的進度,會背即可爬上階梯。
(二)過五關,把預定的進度分成五關,以遊戲方式讓孩子過關。
(三)讀經比賽:將學生分組,每組輪流念一句,若接不下去者,該組就輸了。
十、擔任科任老師,每次利用上課後五分鐘進行讀經,因此無法讓其背誦,這樣作法是否可行?
讀經不一定要以背誦來驗收成果,只要持之以恆。讓學生在聖賢的智慧中薰陶,其影響是無遠弗界的。
十一、在團體活動成立讀經組,學生約四十人,因時間充裕故安排當場背誦,但因有些吵雜深怕影響別班上課,不知如何處理?
若欲當場背誦時,建議您可採下列兩種方法:
(一)團體背誦:可講學生小聲背誦,以不影響他人上課為主。
(二)個別背誦:可採小老師制,請班上幾位背誦較佳者當小老師,其餘學生分組向小老師背誦,老師則可巡視全班,觀察學生的狀況。
十二、讀經過程中為求活潑而加入吟唱方式,如黃梅調、歌仔戲等教唱方式不知是否合宜?
不合宜。讀經宜安靜勿躁動,否則小朋友無法體會讀經真正的樂趣,只會一味想玩。若班上狀況實在不佳,可穿插詩詞吟唱。
十三、怎樣才算讀完一本經典?
分以下不同層次:
(一)形式上的讀誦。
(二)會背,能記住。
(三)願從生活中,照著經文的指示嘗試實踐。
(四)做過之後再體會文句的內涵,得到更深入的學習。
(五)真正受用經典,以此利己利人。
十四、科任老師面對家長不認同、學生認知不定、時間不易掌握時,該如何?
了解自己眼前的狀況,盡力而為,慢慢化解阻力,斟量加多內容,並告訴自己一定能有機會真正做到百分之百。
十五、老師缺乏讀經教學的熱誠,或是年老記憶力衰退,無法和孩子一起背誦怎麼辦?
(一)多了解讀經的好處及其對學生長遠生命的影響,碰到困難時可就教於讀經教學有經驗的老師。
(二)老師不會背一樣可推動讀經,不必掩飾自己年紀大,記憶力衰退的事實,反而可以藉此提醒兒童珍惜少年時光,把握讀經機會努力讀經。
十六、科任教師推動讀經很難持久,效果也會打折扣該怎麼辦?
讀多少算多少,只要種下種子就有希望,總比任其荒蕪要好得多。所以老師要策發更強的耐力,繼續努力推動下去。
家長篇
一、家長如何陪伴孩子讀經?
(一)全家訂出固定的「每日讀經時間」,家長以身作則,陪孩子讀經。全家共同讀經而且要有恆心
(二)製造愉悅的讀經氣氛,多給予鼓勵。如:口頭讚賞、擁抱,讓讀經成為最佳的親子活動。
(三)伴讀過程,不要要求孩子馬上有成果。
(四)家長可自訂獎勵制度吸引孩子達成目標。
二、在社區開辦讀經班,家長沒時間接送該如何?
(一)開家長座談會,調查能接送的家長,以互相協調配合的方式,輪流接送或委託接送。
(二)老師可幫忙畫出接送的路線圖及安排負責接送的家長。
三、家長不認同讀經教學,只重視智育,且認為不符合開放教育該如何?
(一)告知家長其他老師推動的經驗與成效,舉出實例證實讀經有助於智育的發展。
(二)提供讀經的資料讓家長了解,同時證明自己所言非虛假。
四、家長雖贊同老師教孩子讀經,但卻未付出實際行動配合,怎麼辦?
(一)下限─讀經老師要抱持著 兒童只要肯讀經,一定會有幫助的理念,不管一天或一個禮拜讀多少時間,甚至只在讀經班時才讀,都沒關係。
(二)上限─多溝通讀經的好處。並感謝父母的贊同。
五、孩子讀經後,父母若將督促孩子讀經,及讀經成效不佳的責任推給老師,並責備「教不嚴,師之惰」時,怎麼辦?
在推動讀經時,應先讓家長清楚:讀經之後,學習能力固然可以在短期提昇。但行為能力則需長時間才可改善。身為老師的我們會竭盡全力地教導孩子,但最重要的是需要家長全力協助與配合,共同為孩子的未來努力。讓孩子能學得更好、更棒!
六、讀經內容與學校課程無關,為何要讀?
(一)學生有能力多吸收時,多讀聖賢經文,對他是一種莫大的幫助。
(二)在他記憶力發展最好的階段,使其讀最好的書,除了可訓練他的記憶力,更能提昇許多學習能力。
七、家長伴讀無法持續,或沒時間伴讀,使兒童進度落後,提不起興趣,產生挫折時,怎麼辦?
除了家長,老師更是兒童讀經的一大助力,即使沒有家長伴讀,老師照樣可以讓兒童繼續讀經。只要老師願意堅持下去,在學校好好引導,多鼓勵並對這樣的兒童降低標準,兒童自然能繼續讀經。
。
八、家長認為學才藝比讀經重要時,怎麼辦?
舉出實例,證明孩子學才藝與讀經所產生影響的不同處,並請家長以「對孩子的長遠生命,何者影響較大?」來作分析比較。
九、家長嚴格要求孩子要將讀誦的經典背起來,甚至於用斥責、恐嚇的方式時,如何提升家長的認知?
(一)以私下與家長溝通,了解孩子在家的讀經狀況。並告訴家長,若以這樣的態度,孩子會排斥讀經,易造成反效果。因為若沒有意願讀經,不僅讀的速度慢,而且不容易背起來。長大以後看到經典恐怕會有排斥的心理,豈不損失慘重。
(二)兒童讀經的方式就是多讀,讀多了,自然就會了。如果用強迫的方式,孩子有壓力反而背不好。多鼓勵,少責備,使他信心增加。無形中也會增進親子關係。而且讀經是一條長遠的路,不求眼前的效果,孩子讀熟後領納於心中,自然能活用。
(三)溝通方式:親師座談、電話溝通。
學生篇
一、學生背不起來,對讀經的意願不高時,該如何提升?
(一)初期時要鼓勵學生勉強自己認真去讀誦,雖不一定嚴格要求自己背起來,但絕不能因沒意願而放棄。
(二)營造好的讀經氣氛及讀經環境,製造讀經的機會。
二、學校功課寫不完,沒精力讀經,怎麼辦?
(一)善用零碎的時間,即使五分鐘、十分鐘皆可。
(二)讀經可以訓練專注,讀久了自然可提高學習的能力及完成作業的效率。
三、學生讀一陣子以後,有倦怠感,老師如何協助突破瓶頸?
(一)降低標準,多鼓勵、讚美。
(二)陪他讀經,和學生一起努力突破。
(三)請家長多關心並陪孩子讀經,鼓勵孩子陪他渡過低潮期。
四、學生對經典的恭敬心如何培養?
(一)老師先要對經典生起恭敬心
(二)由老師的身教去影響學生。
(三)讓學生明白恭敬經典的好處。
五、學生因越區就讀,無法跟上讀經時間,如何補救,才不使學生有挫折感?
(一)降低標準只要讀得流暢即可。
(二)讓學生知道不是自己不行,是練習時間太少,可自行在家多讀誦。
(三)與家長溝通是否能儘量準時上學,以便孩子能跟上同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