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氣呵成--讀誦法

適用對象:本方法特別適合3—6歲幼兒;7歲以上入學的兒童,宜採用王財貴教授的三百讀經法  

 

運用地點:幼稚園、家庭、社區課後班。

 

讀誦方式:較短的不分卷的單部經典,如《千字文》,就直接從頭到尾一氣呵成地讀下去,從開頭的天地玄黃一直念到最後一句焉哉乎也,注意中間一定不可間斷;對於篇幅較長的分成若干篇(卷)的經典,像《論語》,應該把每一篇(卷)作為相對獨立的任務,不分節、分頁來讀,而採用通篇(卷)念的方式一氣呵成地讀下去。逐篇(卷)拿下,然後四分之一部(5篇)、半部(10篇)、通本(20篇)分別穿線連背。學《老子》,可以分上下兩篇(卷)分別讀,也可以每10章為一單元連著讀,全本分為8部分。

 

實施步驟:先由老師或家長領讀、孩子跟讀20遍;

 

大家齊讀約30遍;

分別讓每個孩子輪流領讀;

最後滿100遍後考他,測試通過者讓孩子脫本背100遍;沒通過者再繼續念,直到會背為止,然後再脫本背100遍。(注意:在孩子沒有念過100遍以上,一定不要考他,即使他會背了也別測試,一定要滿100遍!)

理論依據:腦科學研究表明,人類大腦分左腦和右腦,且各有專攻。左腦擅長部分吸收、右腦擅長整體吸收;左腦擅長分析、右腦擅長綜合;左腦擅長理解、右腦擅長記憶;左腦擅長理性思考、右腦擅長感性直覺;左腦擅長有意識學習、右腦擅長無意識學習。可見成人主要動用左腦學習,兒童更多是使用右腦學習。他對外界資訊的那種整體吸收能力、那種不經理解就能背下的強大記憶能力,那種維妙維肖的模仿能力,那種不厭其煩的反復能力,那種無壓力輕鬆狀態下的無意識學習能力,那種深度的直覺能力,可以說越小越發達、越小越明顯、越小越強大,這種學習能力恰恰是與學習經典所需要的、相吻合的,所以毫不誇張地講,所有的孩子身上都有這些潛在的能力,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什麼叫天才?天賦的才能簡稱就叫天才!應該承認,這些能力在我們大人身上已經削弱了、已經退化了、甚至已經消失了。但是如果我們無知,大人就會無視、忽視或輕視兒童這種強大的學習能力:明明兒童適合用右腦學習,反而硬要兒童用左腦學習,從而關閉強大的右腦,這符合科學嗎?明明兒童適合整體學東西,我們非得部分部分學,一點一滴教,這符合兒童天性嗎?明明兒童是適合記憶的年齡,卻讓他去理解,這不是強人所難嗎?所以,我們強烈呼籲:不要用教大人的方式去教孩子!不要用教數學的方法來教語文!不要過多動用孩子弱勢的左腦,從而關閉他那優勢的右腦!否則,你就在障礙、殘害、扼殺我們的幼苗了。

 

“ 一氣呵成法”就是讓孩子去整體學、去模仿學、去反復學、去無意識學,是用教孩子的方法教孩子,是用教語文的方法教語文,是用右腦學。如果這樣學,孩子會學得很累嗎?不會的!如果這樣教,老師會教得很苦嗎?不會的!教孩子學經典的方法原來這麼簡單!

 

總之,把經典拿過來,從頭念到尾,從第1遍念到第100遍,從第101遍背到第200遍,就完事大吉了。千萬記住:誦讀經典,每次都要一氣呵成!每天都要滾動播出!立足聖賢之肩 我們看得更遠

遍數要求:指字念的總遍數最低要求是100遍;脫本背的總遍數最低要求也要100遍。每天的遍數要求是:必保持每天由老師或家長導讀1遍以上,10遍以下。天天滾動,雷打不動。別老盯著他啥時候背下來,只要念多了,日久了,孩子自然而然就背下了。老師和家長需要配合的事情就是導讀、陪讀或監督,每讀一遍給他記錄1筆,每5遍寫一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ms254 的頭像
    toms254

    崇德●光慧‧孝道、讀經教育推廣中心 高雄推廣中心 高雄市鳳山區 忠孝書院讀經班【慈和書院】-慈德書院(小港區)

    toms2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