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教育與腦科學

經典教育與腦科學 楊叔子院士 節錄於楊叔子院士《力施詩教於未冠》一





愛因斯坦說,知識是有限的,而藝術開拓的想象力是無限的。雖然,這句

話包括經典本身蘊含的極為豐富的內容,當然還要會去想象。

美國科學家斯佩裏因研究人腦而在1981年獲諾貝爾獎。他發現左腦是理性

腦,同邏輯思維緊密相聯繫,而右腦是感情腦,同形象思維緊密相聯繫,

並且右腦的記憶量為左腦的100萬倍。後來,日本學者春山茂雄研究認

為,左腦是自身腦,只儲存個人畢生經驗;而右腦是祖先腦,儲存了人類

500萬年在進化中所積累的智慧,賦予人以直覺、靈感、頓悟、創意等,

其信息量為左腦的十萬百萬乃至千萬倍以上,是人思維的“基礎軟件”。

自古以來,人類依賴右腦、依賴這個“基礎軟件”,依賴祖先積累下來的

知識智慧,作為基本要素,才生存下來。而在現代,崇尚理性(主分析理

性的記憶),高度推崇邏輯思維,實際上過於依賴左腦進行學習、思考、

判別、決斷,遠遠未發揮人腦的功能。據研究,使用不到10%的腦力,還

導致認知不全、不廣、不深,過分使左腦長期緊張,易於生病,加速衰

老。當然,這決不是說,左腦不重要,邏輯思維不重要,右腦的精彩表演

是基於左腦的充分動作之上的。邏輯思維是正確思維的基礎,形象思維是

創新思維的主要源泉。人的大腦是個整體,左腦與右腦不可分割,邏輯思

維與形象思維、科學與人文也不可分割。可以說,人文不僅需要科學奠

基,而且沒有科學基礎的人文,是殘缺的人文,人文中有寶貴的科學基礎

與實質;科學不僅需要人文導向,而沒有人文內涵的科學,是殘缺的科

學,科學中本身有豐富的人文精神與內涵,科學人文,彼此不同,和諧而

為一體。“萬象紛然,參而不雜”。

傳統的經典教育,即強調理性的教育,又強調感性的教育,這是十分科學

的、符合教育規律的。

從醫學上講,人的大腦有140億個神經元,每個神經元可同週圍的神經元

發生聯結,一個聯結稱為一個“突觸”。每個神經元可以有數千個“突

觸”,大腦可以有千萬億個即約1015個“突觸”。這些“突觸”同學習、

記憶、思考等等有關。據研究,人的胚胎3個月時,已有神經元,但無

“突觸”,而且新生的“嬰兒”,也無“突觸”,新生的猩猩有突觸,所

以猩猩的新生嬰兒比人類的新生嬰兒聰明。人的嬰兒到了3歲時,“突

觸”已形成75%,童年初期,感覺中樞成熟。童年期大腦發育最快,大體

定型。青春期,邊緣系統成熟,並且重要的是,對大腦各部分徹底“修

剪”,青春後期,額葉成熟。應指出的是,研究表明,人的一生,大腦神

經元系統可以改造,即大腦可塑,可以不斷完善,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

可塑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幼而學,壯而行”完全正確!兒時所學所習,永遠難以忘卻。童年記憶

的知識,養成的習慣、培育的感情,反映在大腦中與之相應的“突觸”可

不斷生長、加強,以至於嵌入額葉,形成永恆和諧的聯結、永不消失的記

憶。(中國的經典教育)“曲不離口,拳不離手”。確是不易的真理!對

經典不斷重複學習,重複記憶,極有利於強化大腦中相應的“突觸”,有

助於神經系統的發展,有利於額葉的成熟定型。(對古詩文的)學習有助

於大腦的改造,有助於“突觸”的強化,讓中華古詩詞(文)大步走入中

小學幼兒園!我們今天應如此強烈呼喚。我們清楚看到:幼兒是根本,童

年是基礎,青年是關鍵,大了難改變。面對全球形勢,教育者應清楚看

到:高科技及其產業是知識經濟的基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更應看

到人文教育是最基礎的教育,做人是人才的基礎,人格是做人的核心。我

們還應該清楚看到的:教育應使左腦右腦並用,科學人文交融,而(經

典)古詩文應占有特殊的地位,這將為貫徹中央全面素質教育的精神作出

正確有效的努力。



讀經功效在醫學上的佐證

辨識漢字 左腦神經網路主導 2003/1/8 自由時報 生活新聞版

〔記者黃以敬╱台北報導〕人腦到底如何辨認文字?陽明大學與榮民總醫

院組成的榮陽團隊昨日宣佈,透過超高磁場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的觀

察研究,發現人類對漢字的辨識,主要是由人腦左腦區域的神經網路聯合

完成。

 另外,人腦要辨識常見的高頻率文字,所需動用的腦神經系統反而低於

辨認低頻率文字所需的腦神經系統,而人腦對於文字的閱讀,還須透過

「構音」系統,發音與閱讀有很大關聯,人類的失語症、失讀症,其實在

學習音標時就已發生,其研究成就足以傲視全球。

 在前教育部長、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曾志朗帶領下,榮陽團隊昨日於教育

部舉行大學學術卓越計劃「人腦探索計劃:從基因到認知研究」成果發表

會,研究團隊表示,目前已確定人腦辨識中文漢字的腦神經運作狀況,中

文字音、字形及字義的處理歷程,主要是由廣佈於大腦左下額葉、左上顳

迴、左顳︱頂葉聯合及左顳︱枕聯合皮質等區域的神經網路聯合完成。

 研究團隊並發現,人腦對於閱讀頻率不同的文字,大腦辨認方式也不

同,辨識較不常見的漢字時,「語音」擷取集中於左腦半球下額葉區,

「空間」視覺的分析則牽動到上頂葉區,若要轉換「字型與語音」,須動

用到左腦半球下頂葉及枕葉區,若需要更多的「專注力」的話,則須動用

到前扣帶腦迴,至於要透過「構音」方式辨認文字,則須人腦的腦島區、

輔助運動區及運動前區共同運作。

 但要辨識較常閱讀到的高頻字,人腦則只需要運用到左大腦半球後上顳

葉,顯見如果人類常閱讀低頻字,變成閱讀頻率較高文字,人腦要動用的

腦神經系統反而可以減少。

 陽明大學醫學系教授謝志俊指出,藉此可以確認,透過經常閱讀,人腦

對文字的辨認可更精簡,藉此也可了解人類失讀症、失語症及閱讀障礙等

病症的成因,以進行適當的腦部補救或訓練措施。

 研究並發現,人腦對漢字與英文的辨認有很大差異﹔要辨認漢字,人腦

必須多動用左腦半球下頂葉及枕葉區,也必須運用上頂葉區,主要是因為

漢字分有音標、音旁等較多元的結構。

 曾志朗強調,我國對人腦辨識漢字的研究,許多成就已領先國際,一旦

了解病因,未來對於提升人類閱讀及學習效率,將可大有助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ms2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