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讀經少女十一歲翻譯論語,十三歲翻譯莎士比亞,十八歲考取墨爾本大學

 林依奴,十九歲的廈門女孩,目前就讀於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十三年前,六歲的她 成為大陸早期讀經教育實踐者呂麗委老師的學生,開始中英文雙語讀經的學習。初中考取當地著名的廈門外國語學校,十五歲參加雅思考試,以7.0 的優異成績赴澳大利亞博文中學讀高中,一年前參加當]地高考,考取墨爾本大學。

 

《讀經》雜誌對林依奴進行了一次專訪,讓更多的讀經家庭信心滿滿地堅持下去。

 

 

 

《讀經》:請問你從什麼時後開始讀經,在什麼機緣下接觸並參與讀經的?

林依奴(以下簡稱林):1999 年,幼兒園大班畢業的那個暑假,媽媽擔心我上學校之後英語學習跟不上進度,就帶我去了一個幼兒英語培訓班。呂麗委老師當時是培訓班的老師之一。媽媽在培訓班認識呂老師並交談之後,很贊同呂老師所說的讀經的觀點。之後在呂老師的建議和指導之下,媽媽開始帶著我一起讀經。

 

《讀經》:請講講開始讀經的經歷,比如讀經的方法,有哪些樂趣或者困難?

林:因為小的時候理解力還不夠高,媽媽就給我佈置任務讓我每天背誦經典。小孩子都是好動愛玩的,媽媽為了讓我持之以恆,對我的督促比較嚴。小的時候不理解堅持讀誦經典的意義是什麼,所以會覺得很辛苦,受到委屈的時候想要放棄。但是當我完成每天的任務時,成功的喜悅讓我很開心。

 

《讀經》:呂麗委老師是英文讀經的早期實踐者,能否分享一些經驗?比如是否確實能在不知不覺中,輕鬆地養成一些能力?

林:英文讀經確實對我的英文學習能力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和中文讀經一樣,首先能夠鍛鍊人的大腦,鍛鍊記憶力。英文讀經的早期,我也只是跟著磁帶或CD 一遍遍地讀、然後背誦。雖然沒有刻意去背誦單詞,但反覆朗讀背誦的過程幫助我塑造了好的英語語感。在應試地學習英語語法之前,我已經能夠對英文字句段的形成有自然的理解和體會。這對我在英文讀經後期開始理解文章內容、單詞記憶也有很大幫助。

 

《讀經》:依照王財貴教授的讀經教學理念,一般是不求甚解的。請問從不求甚解的讀誦、背誦到理解並應用,要經歷什麼樣的過程呢?

林:這是一個漫長需要耐心的過程。這就是為什麼讀經要從小從早開始。讓小孩子不求甚解地反覆讀誦背誦看似抹殺人性,但正是這大聲朗讀加上背誦的過程會在人的腦中刻下難以磨滅的印象。久而久之,不需要別人去教他作文造句,讀經在人的心裡已經形成了非常自然的文法感覺。同時還能非常好地鍛鍊小孩的記憶力,一生受用。

等小孩稍微長大,有些理解能力之後,即使可能幾年前背誦的經典他早已忘記,但當給他一篇古文或是英語文章的時候,他能夠輕鬆地瞭解文章的字面意思,並且比同齡人能力更強更快。

 

至於應用,這是一生的事情。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經典是前人的智慧,因為人生閱歷的關係,人的領悟和應用能力不同,在人生不同的年齡階段讀曾經背誦過的經文都能獲得不同的感受。

 

《讀經》:聽說你在五年級到初一的時候,就曾經嘗試自己翻譯莎士比亞和論語,能否講講這段經歷?

林:當時是暑假的時候,呂老師和媽媽為了讓我不荒廢暑假的時間,為了給我找點事情做的同時又能夠讓我進步,就讓我試著翻譯論語和英文小說。因為當時還小,長輩說什麼就做什麼,而且是第一次翻譯東西,完全不懂該怎麼做,也沒有人指導,詞彙量又不多,就自己傻傻地翻著詞典慢慢翻。翻譯出來的東西質量肯定是不高的,但這段經歷也鍛鍊了我的氣魄,給了我在翻譯方面的經驗。

 

《讀經》:中國現行體制的英文教學法和讀經教學法相比,差距體現在哪些方面?

林:因為已經出國三年,我對最近幾年的英文教學方法不太熟悉,只能根據我印象當中、我接受過的學校裡的英文教學法來說。在我的記憶當中,學校是小學四年級開始正式從ABC 教學生英文。從小學到高中,英文教學的重心基本是放在語法和詞彙上,對閱讀量和背誦並不是非常著重,而且學習的內容可以說是為了應付考試、讓學生考一個好成績。

 這樣並不是不好,只是我認為大量閱讀背誦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塑造一個自然的語言感覺,通過聯繫課堂老師所講的理論和自己閱讀背誦過的文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法、記憶詞彙,並且運用。而讀經教學法正是在讓學生讀誦的同時,讀好的文章,好的文法,汲取經典當中的智慧,修養內涵,一石二鳥。

 

《讀經》:請問你用讀經的方式來學習持續了多久?這段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的讀經經歷會給你的成長、為人處世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嗎?

林:我用背誦讀經的方式來學習一直到初二。之後便將重心放在通過閱讀擴展知識面和寫作上。正如我前面所說的,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的讀經首先都對我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更重要的是,雖然小時候背誦不求甚解,但潛移默化當中,對經典的背誦會塑造我的人格和內涵,讓我更大方自信,心智上比大部分同齡人成熟。

 

《讀經》:你在同齡人中,應該說一直是佼佼者。能否講一講你都取得過哪些成績?

林:學習上和課外活動上取得的成績有很多,但我並不是最優秀的。以下是我出國之後所參加的一些課內外活動的經歷:

2009年:參加校內辯論賽,和組員一起獲得第一名。

2010年:2010屆中學學生會成員;校際辯論賽辯論隊成員;跨年級學生教師;語言社小老師;女子羽毛球高年級校隊成員,並在校際比賽中獲得墨爾本東區團體冠軍;女子羽毛球初一年級校隊的學生教練;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總督府和同學表演古箏琵琶二重奏;澳大利亞數學競賽特別優異獎。

2011年:2011屆留學生學生代表;校際辯論賽辯論隊成員。

2012年:上半年大學成績獲得一等榮譽。

 

《讀經》:聽說你是大學裡第一個當上學生會主席的中國人,是這樣嗎?你是否覺得大部分中國留學生不太能融入西方人的世界?

林:可能以前我沒講清楚。不是大學,是高中。在博文中學高二的時候成為學生會一員,高三選上學生會的國際留學生代表。大學是今年2月份才開始的。

 

我個人認為,因為從小生長的環境和教育的方法不同,東西方的思維方式、觀念以及生活方式本身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能否融入西方人的世界因人而異,有些人比較活潑善於交往,樂意去參加許多社交活動與當地文化接觸,有些人更喜歡在自己熟悉的文化圈中生活。

 而且還要看所謂「融入西方世界」的定義是什麼。是指和當地同齡人交朋友一起出去活動?還是指改變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完全像西方人一樣生活?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人性格也會不同,不管是什麼文化背景的人,比起一個不同的文化圈,自然更願意與和自己背景相似的人群一起生活。再加上語言的不同,對外來人來說,要融入西方人的世界是很難的。很多時候不是心態上不願意去融入,而是融入的過程中有許多挑戰。

 

《讀經》:你何時學古箏的?是出於個人愛好,還是出於家長的要求?你說讀經提升了自己的學習力,這也能體現在學音樂上嗎?

林:我是初中開始自學古箏的。完全是出於個人愛好。因為小的時候對音樂並不是很感興趣,但稍微大了一點,還是想學習一個樂器。不過因為完全是出於個人興趣,家長也沒有強求,加上學業,所以在學習古箏上並沒有花很多時間,而且我自己覺得我是屬於沒有音樂天賦的人。不過讀經至少培養了我在學習時候的耐性吧。

 《讀經》:社會上有一種議論,說讀經的兒童因為學習能力強,所以容易有驕傲情緒,所謂貢高我慢,請問你如何看待這樣的議論?

林:我認為讀經兒童學習能力強,有自信,容易有驕傲情緒是正常的。我也有過。但人都會驕傲。我認為重點並不是孩子容易驕傲不好,所以我們該禁止讀經,而是家長和老師如何引導教育孩子學會謙卑,自己有能力的同時也要認同他人的能力和優點。長輩需要教導孩子不能自以為是,這是長輩的責任。

 

《讀經》:呂老師說,一次國際會議上,美國老師欣賞你的英文水平,他說你可以去競選美國總統。是有這樣的經歷嗎?可以講講你對自己未來的規劃和個人理想嗎?

林:的確有這樣的經歷。但我相信那位美國老師所說的只是對兒童誇張的讚賞。我現在才19 歲,對社會和世界的認知還很淺,但是我的個人理想是希望能夠真正造福反饋世界。

 《讀經》:你的留學經歷是怎樣的?你是否覺得自己具備與眾不同的一些能力?如果有,請舉例說明。

林:在異國他鄉留學是一件充滿挑戰的事。因為自己一個人在外,沒有父母在身旁支持引導,獨立性得到很大的鍛鍊。現在大學自己一個人住在公寓裡,生活上的所有事情基本上都要自己解決。

 

 

《讀經》:近些年,還會閱讀經典嗎?如果可能,請綜合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經典的意義。

林:會的。不一定是小時候背誦過的經典或文學作品,雖然確實學業和課外活動繁忙,但我一直都很愛閱讀,我也很喜歡歷史。經典在我心目中就是前人留下的財富和智慧。弗蘭西斯·培根在《論讀書》中說:「歷史使人明智,詩歌使人聰穎,數學使人精細,自然科學使人深沉,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和修辭學教人雄辯。讀書可以陶冶性情。」學習前人的經典能使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讀經》:因為你是早期讀經的孩子,所以有時候倡導讀經的人也會用你來做例子,但是很多家長會質疑說,林依奴只是一個特別的孩子,並不是所有讀經的孩子都會像她一樣優秀。請問你怎樣看待這個說法?讀經對於個體成長的作用是獨特的還是普遍的?

林:我認為我的「特別」並不是所謂智力上的特別,而是因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多年堅持。在我讀經的時候,媽媽也將幾乎是全部的時間都奉獻在陪伴我讀經上。每個人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天賦,不可能每個人都是一個林依奴。

 但在看待讀經對孩子教育的影響的時候,不能只表面地停留在學習方面。誦讀經典更陶冶人的性情和內在修養,使人沉穩,這不是可以以量計算的。而且這個影響只有在長期的潛移默化之下才更加明顯,所以如果想要讓孩子讀經,目光必須放長遠。

 本文選自《讀經》雜誌(微信號:dujingzazhi)2013年總第二期

 

arrow
arrow

    toms2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